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89744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13109875857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三类糖友各有“减寿病”

三类糖友各有“减寿病”

2025-11-06 00:00    来源:生命时报  点击量:15  评论(0人参与)
 

2型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患者在血糖、体重、血脂和并发症风险上可能存在明显差别。近期,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美国《细胞医学报道》上联合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国糖友的不同疾病风险差异。


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纳入1万名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等指标转化为直观的“树状图谱”,并对患者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患有高血压和肥胖、血糖与血脂双重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和高总胆固醇的糖友,分别面临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并发症和呼吸疾病死亡风险。


血压体重超标糖友。伴有高血压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升高,代表疾病包括冠心病、心梗、脑卒中、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因,约占糖尿病相关死亡的40%~50%。根据最新一项基于全国代表性队列的研究发现,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慢性低度炎症,而高血压会加重血管内皮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二者相互作用,会使血管长期处于“高压+高糖+高脂”的代谢负担中,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糖友血压控制率偏低,2015~2017年仅有约22.2%的人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血糖血脂异常糖友。研究发现,血糖和血脂双双超标的糖尿病患者,急性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较高,代表疾病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糖尿病昏迷等,虽然相对不常见,一旦发作可能致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有6%的糖尿病患者曾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院,在患有并发症且年龄较大的人群中,死亡率可达10%。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和血脂异常会叠加作用,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引发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脂肪被大量分解并产生酮体,从而诱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研究还发现,这类患者更可能接受胰岛素治疗,提示其胰岛功能储备较差。


胆固醇双高糖友。总胆固醇和“好胆固醇”两项脂质指标较高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高,代表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慢阻肺的概率较普通人高约30%,死亡风险增加约1.5倍。一方面,部分糖友的“好胆固醇”存在功能异常,可能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给肺组织造成损伤;另一方面,总胆固醇水平过高可影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脂质组成,降低肺顺应性(肺弹性),进一步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管理不能只盯着血糖数值,不同患者代谢失衡表现各异。有的人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有的人以血脂紊乱或肥胖为主,还有的人虽然体形正常,但胰岛功能下降明显。所有患者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在规范控糖的基础上制订有针对性的综合管理方案。


伴有高血压的糖友,每天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吃蔬果和富钾食物,多进行快走、游泳或骑行等中等强度运动,遵医嘱使用降压药。血脂异常的糖友,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和精制碳水摄入,多吃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血脂水平持续偏高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或贝特类药物。超重和肥胖的糖友,日常饮食要控制总能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通过规律运动缓慢减重,必要时可考虑减重药物或代谢手术。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沈阳市辽中区鑫美视力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室

备案号:辽ICP备2022012000号-4

公安备案号:辽公网安备210115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