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新药板块大涨,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盘中场内价格涨超4%。节假期间,伴随着美联储今年降息节奏逐渐明晰化以及外资对于中国股市重新青睐的诸多催化因素,港股医药板块大涨,美股生物科技的减肥药板块也风云再起,因此A股医药板块存在补涨的需求。后续来看,二季度,创新药板块从历史表现来说还是偏乐观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二季度ASCO等重磅学术会议有望提供密集催化,此外创新药板块目前估值还是处于历史洼地,弹性高,性价比好,大家可以多关注一点。 $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截至4月底,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两大板块的共有200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超七成企业实现盈利。相同指标下,港股市场共有56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盈利企业占整体比重超41%。其中,化学制药板块,石药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58.73亿元;生物制品板块,药明生物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4亿元,分别在各自板块中排名首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共有40个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其中9个品种为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上市,13个品种为附条件批准上市,8个品种在临床研究阶段纳入了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例如,恒瑞医药在2023年内共有3款1类创新药(阿得贝利单抗、磷酸瑞格列汀、奥特康唑)、4款2类新药(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醋酸阿比特龙纳米晶、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获批上市。
从研发管线来看,2023年内,抗肿瘤药物仍是全球药物研发的重中之重,其中,以ADC为代表的药物类型在2023年内大放异彩。2023年,在中国创新产品对外授权交易中,一半左右是聚焦新一代的技术平台(如ADC),源自中国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在全球针对ADC这一技术平台的共33个对外授权交易中贡献了10个授权交易。
例如,科伦博泰于2022年将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TROP2的创新ADC药物即“SKB264(MK2870)项目”有偿独家许可给默沙东进行中国以外区域范围内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商业化,合作总金额超100亿美元。
2023年12月,百利天恒就自主研发的一款双抗ADC(BL-B01D1)抗肿瘤药物,与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该笔交易刷新了全球ADC类药物单品交易总价的纪录。百利天恒年报披露,在2024年3月已收到由BMS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
除了对外授权,更有直接出海。202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共有3款创新药获得FDA批准上市,包括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PD-1单抗,Loqtorzi)、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VEGFR1/2/3抑制剂,Fruzaqla)、亿帆医药的艾贝格司亭注射液(Ryzneuta)。综合这三家企业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特瑞普利单抗实现销售收入约9.19亿元,同比增长约25%;呋喹替尼的市场销售额增长15%至1.075亿美元;亿帆医药称艾贝格司亭注射液作为公司首个在中美欧获批的创新生物药,2024年将迈入商业化的关键年份。
东吴证券表示,板块处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主要原因有四:其一医药政策积极转变。国内创新药产业地位上升、国常会针对医药工业、医疗装备2023-2025的高质量发展等;其二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屡创新高、FDA获批产品数量稳步增加;其三医药板块极刚性需求。未来10年每年加入60岁的2400万人支付能力强;其四医药板块连续下跌4年,2024年PE约为20倍、估值切换后大批公司估值PEG显著小于1,大部分个股估值约15-20倍。
截至2024/4/30,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估值(PE-TTM)为20.6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7%的历史低估位置,比历史上93%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0/02/20-2024/4/30)。
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创新药估值与筹码结构均具备走出大行情的前提条件,考虑当下基本面政策面的拐点位置,叠加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长期的成长趋势,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催化,创新药中长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或已来临。
好评 |
|
0% | 0 |
中评 |
|
0% | 0 |
差评 |
|
0% | 0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沈阳市辽中区鑫美视力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室
公安备案号:辽公网安备21011502000120号